法律咨询电话

010-64608166

隐名股东如何将自己的风险降到最低?
标签:隐名股东,股东名册,实际出资1222    发布时间:2018-09-13
 隐名股东是指为了规避法律或出于其他原因,借用他人名义设立公司或者以他人名义出资,但在公司的章程、股东名册和工商登记中却记载为他人的出资人。隐名股东在公司中的地位是非常的尴尬,隐名股东的风险也非常大的,那么身为一位隐名股东如何将自己的风险降到最低?

  网友咨询:

  如何理解隐名股东?

  律师解答:

  1、《公司法》对隐名股东没有规定。

  2、公司中的隐名投资是指一方实际出资,但公司章程、股东名册或其他工商登记材料记载的投资人却为他人的法律现象。

  3、其中实际出资人为隐名股东,公司章程等材料中记载的股东为显名股东。如果隐名投资人未直接以股东的名义行使权利的,则以显名投资人为股东。

  4、至于隐名投资人与显名投资人的关系,则依一般民法原则解决。公司法律关系要求具有稳定性,若以隐名投资人为股东,则会导致以显名投资人的名义所形成的所有法律关系的效力被全盘否定,从而使与公司有关的法律关系变得不稳定。

  律师补充:

  隐名股东维护自身权益的途径有哪些,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寻找合适的显名股东。

  隐名股东的实际股东权利使用是要通过显名股东来实现的,所以作为实际出资人的隐名股东为减少投资收益过程中的法律风险,应当寻找合适并值得信赖的显明股东。

  2.订立权利义务明确的协议。

  除了寻找合适的显名股东合作外,还应当与其签订详细明确的协议,将双方的权利义务详细的明确在协议中。实际案例复杂的纠纷,多因开始值得信赖的显名股东到最后反目,而又没有权利义务明确的协议,处理起来比较繁琐。隐名股东应当在协议中确定自身行使股东权利的方式,以保证对公司的控制力。

  3.积极查询公司的财务资料。

  定期查询公司财务资料,发现公司运作的问题,及时作出反应,避免问题带来损失。

  律师总结:

  经济的快速发展,隐名股东纠纷越来越多,由于我国法律对隐名股东没有针对的规定,现在司法实践中对该种案件都是依据民法等基本法律的有关原理及规定处理的。

本文来源于网络

评论专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评论专区

案件诊断

10分钟内回应,先了解需求,再分配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