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电话

010-64608166

梦想中的“刷脸生活”暗藏危险
标签:无卡生活 1384    发布时间:2018-01-04

随着刷脸取款、扫码取款、无卡取款、预约存取款等银行存取款方式不断创新,无卡生活已经慢慢深入到我们的生活,时髦的生活方式让我们更加便捷,但信凯律师提醒您其中暗藏的危险不可不防。


【案情介绍】

刘鑫是一位北京的市民,在北京某银行开通了电子银行业务,其中包括无卡取现的功能,但银行却对这项功能未做任何的解释说明。2017年1月,有人冒用刘鑫的电话号码,并用刘鑫的银行卡号、查询密码以及交易密码等信息,完成无卡取现的预约,成功的将刘鑫卡内的1万元,手续费50元,被刘鑫发现后,次日变向发卡银行进行了电话挂失,并向警方报案。

刘鑫觉得银行在进行发卡的时候,该电子银行为客户提供的交易功能中的包含一项名为“无卡生活”的服务内容,但是对这项内容并没有特殊的解释说明,从而造成了刘鑫的损失,随,刘鑫将银行告上了法庭,要求银行承担自己的损失。

银行方面认为,由于无卡预约取现只需要掌握刘鑫的手机号,查询密码,交易密码即可,而这些涉密的信息,刘鑫个人应该承担主要责任。

【法院判决】

法院认为,无卡取现业务为新兴业务,该业务可能使持卡人资金损失的风险增大,因此银行有告知的义务,由客户行驶选择权。但是本案中银行在刘鑫不知情的情况下开通此项业务,应该承担主要责任。

法院最终判决,银行赔偿刘鑫被盗的所有存款本金及相应的利息损失,刘鑫无明显过程,银行付全部责任。

【律师解析】

这起案件的争议焦点在于,银行开通无卡取现业务后,刘鑫的账号资金被盗刷,刘鑫个人是否承担一定的责任?此问题关键的一点涉及到银行是否对客户的资金安全尽到了保障和风险防范的义务。银行所推出的无卡取现业务仅需要签约手机和交易密码就可以进行取现。此业务存在的风险较大,银行应该对客户卡内的资金安全承担不可推卸的保障义务。所以此案法院判决银行承担刘鑫的全部损失。

无卡取款虽然方便简单,但持卡人要时刻注意保护自己的资金安全,在操作中需要特别注意,用户在手机银行等平台上进行预约取款后,就会收到银行发出的“特约取款号、特约取款密码、取款金额”等信息。对于这类短信,用户需要妥善保管好,切忌外泄(如将银行的通知短信转发给他人等),以保证资金安全,避免发生被盗刷的此类案件。

——————

文章来源于华律网


评论专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评论专区

案件诊断

10分钟内回应,先了解需求,再分配律师